妈祖原名林默,宋代福建莆田湄洲岛人。相传,她从小生活在海边,熟悉水性,常身着红装,在海上乘风驾云,化解海难,最终在救难时羽化升仙,被东南沿海一带的渔民尊为海神,立庙祭祀。妈祖声名远播,祭祀日盛,并随海运到达京津,而且受到朝廷青睐,被封为天妃、天后等。
妈祖进京始于元代。元代学者熊梦祥《析津志》记载,朝廷遣使到幽州的妈祖庙祭祀“镇山海漕”天妃,先用雅乐,而后用俗乐。北京并不靠海,为何会出现妈祖庙呢?这与运粮有着莫大的关系。
忽必烈于元至元九年(1272)迁都后,大都的人口激增至80万,最迫切也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吃饭”。为此,他命水利专家郭守敬疏通大运河,开凿通惠河,让南来的货物直接运抵皇宫外的积水潭码头。每年春秋两季,漕运至大都的粮食达300余万石,但这仍然不能满足京城各衙府及军民的需求。于是,忽必烈又命人开辟海上航线。
至元十九年(1282),海运船队运粮46000多石,自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市浏河)入海,跨越东海、黄海、渤海三大海域,最终在海津镇(今属天津市)靠岸,再经潞河、通惠河运抵大都。虽然海运风险大,但船只承载量也大,所以元代一直保持着海路运粮,作为漕运的补充。
为求海路运粮安全,人们从刘家港到直沽(今属天津)的路上,修建了祭祀妈祖的庙宇。元朝规定,船队起航之前必须先祭妈祖。这样,自宋代在东南沿海地区产生并流行起来的妈祖信仰,也就随着海运向北迁移,传到漕运的终点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因妈祖“护海运有奇应”,加封妈祖为“护国明著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妈祖被尊为天妃由此开始。
元大都的第一座天妃庙,坐落在城东南的通惠河畔,它的具体位置已无从考证。当代学者赵洛认为,这座庙始建于元泰定年间。在通州城内东北隅,还有一座天妃宫,隔城就是运河石坝楼。明嘉靖《通州志略》记载,这座天妃宫建于元至正三年(1343)。显然,北京地区天妃庙的兴建,都与运河息息相关。
有元一代,曾多次进行规模浩大的妈祖祭典,皇帝派特使自北而南逐一祭拜天妃庙,感谢妈祖的护漕功德。
元代王敬方在《褒封水仙记》中说:“国朝漕运,为事最重,故南海诸神,有功于漕运者皆得祀。惟天妃功大号尊,在祀最贵。”可见,妈祖信仰已经成为元代京杭大运河沿岸的精神之魂。
明景泰年间,朝廷决定重修大通桥(今北京东便门附近)畔的天妃庙,并参考南京下关天妃宫的规制,将其改建为天妃宫。但由于不为人知的原因,扩建工程无人问津。庙宇负责人邱然源道士,便自发筹集材料和资金,招募人员,历经景泰至成化的30年,才将天妃宫建成。直至清乾隆年间,这座庙尚存。
明嘉靖七年(1528),通州北门外新建一座天妃宫。每年三月二十三日妈祖生日这天,漕运官员和附近百姓都到庙中烧香祭拜,祈求妈祖保佑水运平安。在民间传说的演变过程中,妈祖还掌管送子之事,所以当地不少与行船无关的善男信女,也会到天妃宫朝拜求子。
有意思的是,通州区张家湾里二泗村有一座佑民观,也供奉了天妃。佑民观中建有玉皇阁、醮坛,塑有河神像。当时,这座庙是人们祀奉妈祖的重要道场。沿运河由南平安到达张家湾的人,感谢妈祖的庇佑;由此登程南下的人,则祈求一路无险。这里供奉的妈祖已不是单纯的海神,而是与送子的金花娘娘混合的“天妃金花圣母娘娘”,既能保佑漕运,又能送子降福。
把南方的海神与北方的神祇或尊为一体,或同堂供奉,体现了南北文化的融合,大运河在其中功不可没。
清代前期,妈祖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康熙年间,皇帝先后赐封妈祖为“普济天上圣母”和“仁慈天后”,与文圣孔子、武圣关公并列,成为“三圣”之一,编入国家祀典。运河沿线的天妃宫庙随之改为天后宫或天后庙。
北京东四牌楼的马家胡同(今育群胡同),也曾建有一座天后宫。这座天后宫,在清代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乾隆年间重臣福康安的家庙。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台湾林爽文发动起义,朝廷派人多次征战不能取胜。次年,福康安奉命带兵渡海作战。渡海过程中,清军遭到起义军拦截,形势严峻。他一筹莫展之际,恰有“神风”和“异鸟灵灯”出现,帮助清军飞渡海峡,并取得海战的胜利。他认为这是妈祖的保佑,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多次陈述妈祖相助的功绩。离开台湾前,他在彰化和台南修建天后宫。回京后不久,福康安又在东四二条府邸不远处的马家胡同修建了天后宫,以报答妈祖的恩德。
嘉庆五年(1800),清朝派赵文楷为正使、李鼎元为副使,出使琉球进行册封。李鼎元领命后,便到马家胡同的天后宫进香。使团途经福州时,再次祭祀妈祖,才继续前行。使团在海上忽遇暴风雨,惊险不断,历经五昼夜,安全抵达。李鼎元也将这次逢凶化吉,归功于妈祖的保佑。
嘉庆皇帝也很重视祭祀妈祖。他于嘉庆十七年(1812)下谕:大内及御园多有供奉诸神的祠宇,自己经常会为民祈福,但是唯独缺少天后、河神等掌管水路的神位。于是,嘉庆十八年(1813),皇帝命两江总督张百龄亲赴苏北清江浦的惠济祠,将该祠殿宇及供奉的妈祖、“惠济龙神”的封号和神像摹绘下来,在京城御苑“圆明三园”之一的绮春园内,仿建惠济祠和河神庙。嘉庆二十二年(1817)两庙落成,惠济祠正殿为三间,外檐悬挂嘉庆皇帝御书的“宅神天沼”和“德施功溥”匾额,殿内供妈祖神牌。自这一年起,春秋两季嘉庆皇帝都要命令官员前来祭拜。
清后期,随着海上轮船运输和铁路运输的发展,漕运逐渐被取代。京津及河北地区的妈祖信仰也随之淡漠,天后宫的数量急剧减少。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部分妈祖庙宇遗址得到有效保护。如今虽已看不到当年祭拜妈祖的盛况,但遗留下来的庙宇,仍然会让人联想到人们对妈祖的崇敬之情。
目前,全世界45个国家和地区共有上万座妈祖庙,3亿多人信仰妈祖。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称号。2009年,“妈祖信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妈祖以其特有的影响力,成为京杭大运河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
文章引自:《北京大运河故事》,北京出版社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