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站在北京大通桥上放眼望去,一支支高耸的桅杆如林而立,一队队精壮纤夫手持纤绳垂首躬腰,艰难前行。船舷上站立的运粮官,不时地呼喝催促。这些漕船,自通州进入通惠河,在庆丰闸下休停之后,不多时便到达东便门外的大通桥。桥闸之间虽然相距不远,却有着多处著名景观。
漕船穿梭大通桥
“日影迟迟锦缆开,樯乌不动燕飞回。碧流远接长天尽,一片晴波树杪(miǎo)来。”这是明代万历年间礼部尚书冯琦的诗作《大通桥泛舟》。这天,他乘着小舟,穿桥缓行,在繁忙的货船中间,凸显几分悠闲。他不知往来的过客,过客也不识他,所有人都成了这桥、这水中的一道风景。
冯琦泛舟处的这座大通桥,建于明正统三年(1438),位于京城外东南角的通惠河西段,为三孔石桥,桥洞拱形,桥墩尖形,以利分水。每个桥孔石券的顶端,都刻有吸水兽,日夜凝视着前方的波流。西面的桥墩设有水闸,即“大通闸”,俗称“头闸”。
宣德七年(1432),迁都北京十余年的明王朝,曾对京城进行一次改建,将元大都南城墙南移到了今崇文门、正阳门一线。又因嫌运河喧闹,扩展了皇城东墙,将通惠河圈入城内,漕船不再通行。因此,大通桥的建立,使这里成为明代通惠河新的终点码头,通惠河也因此被称为大通河。
大通桥建成之后,却经历了数十年的落寞。当时,通惠河运道淤废,虽经多次修治,疏浚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嘉靖七年(1528),在直隶监察御史吴仲的主持下,通惠河终于通航,大通桥成为驳运制的终点码头。漕粮一部分由通州石坝转运至通惠河,溯河而上,经五闸逐级递运至大通桥,再由此起车运至北京城内的粮仓;另一部分由通州土坝起岸,车运至京城各漕仓,形成“水陆并运”的局面。
清代沿袭明代制度,为了提高水运效率,开始利用护城河水运入京仓。康熙年间,重修大通闸,疏浚护城河,加强对水流的控制,实现大通桥至京城粮仓的水运,也成了京杭大运河的延伸。
在漕运最为繁盛的时期,站在大通桥上放眼东望,驳船穿梭,帆樯林立。粮官对刚运到的漕粮进行抽检,督促车户赶紧装车,送到城内粮仓。桥头卖酸梅汤的小贩赤着膊,拉长音吆喝着自家的汤饮,仿佛一切的忙碌都与他无关。而乘舫于此的文人墨客,或当风观景,或离别回首,不知有多少旧梦逐流到桥边。
新中国成立后,大通闸和大通桥先后被拆除。2020年,在大通桥原址建成了大通滨河公园。园中“大通追忆”景点,再现了“大通桥上望漕粮”的历史场面,引人怀古诵今。
祈祷长生蟠桃宫
“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这是清代《都门杂咏》中的一首绝句。诗中所说的蟠桃宫,位于大通桥东侧,是北京一座著名道观。
蟠桃宫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元年(1662)重修。宫观位于护城河南岸,面向正北,在山门券洞的石匾额上写有“护国太平蟠桃宫”诸字,左右墙壁上嵌有“蟠桃盛会”4个绿边琉璃大字。蟠桃宫包括山门在内共有三层大殿,正殿为王母殿,供奉的是西王母。
西王母又称瑶池圣母、王母娘娘,在道教传说中是一位掌管人间生死和长生不老药的女神,在民间可谓无人不知。相传,西王母生于三月初三,居住在昆仑山上。每逢生日,她便会在瑶池设宴,款待群仙,让他们品尝能让人长生不老的仙丹蟠桃,蟠桃宫因此得名。由此,也演变出民间在这天祭祀西王母,以求长生不老的习俗。
每年的三月初一到初三,这里都要举办热闹的庙会,一直延续了数百年,驰名京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节,蟠桃宫大门外高悬一面“蟠桃圣会”大旗。里面一座古碑巍然矗立,一个硕大的香炉内冒出袅袅的烟雾。赶庙的游客,既有平民百姓,也有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无论何种身份,都手捧一炷高香,在神灵前祈祷长命百岁。此外,更有不少妇人来此,祈求早生贵子。
1940年,蟠桃宫前殿内景(来源:《京华旧影》,第 170页)
清代中期,若来蟠桃盛会,除陆路外,还可以乘船走水路。在开庙之前,大通桥下的水闸会被打开,使得崇文门至东便门之间可以行船。阳春三月,游人乘摆渡船从崇文门北岸码头直到蟠桃宫附近的南岸,两岸柳拂长堤,丝丝弄碧,一时“河中春波泻绿,两岸桃柳争艳,百戏竞陈,大堤入曲,衣香人影,摇扬春风,凡三里余。”
门外的庙会更是盛极一时。护城河河岸上,茶棚货摊林立,绵延二三余里;打把式、卖艺、变戏法者杂沓不断;日用杂货、风味小吃应有尽有,游人川流不息。西南面的空地上还设有跑马场,由虎背口到白桥,是清末民初北京城知名的跑马场之一。里面有跑车、赛马等活动,吸引众多皇亲贵胄、巨贾富商、知名艺人来此跑马。如李鸿章之孙李国杰,京剧大师谭鑫培、梅兰芳等,因此招揽了大批观众前来观赛。可谓“庙极小,庙市最盛”。
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蟠桃庙会依然热闹。1987年修筑东便门立交桥时,蟠桃宫因正位于主桥道上而被拆除。在历史的变迁中,宫观犹如里面的香火,化成一缕尘烟。原蟠桃宫王母殿前的“护国太平宫碑”,作为文物移至立交桥南侧的绿地中建亭保存。
泛舟戏水庆丰闸
从大通桥沿河往东,便会到达北京的另一景点庆丰闸。该闸位于北京城东南、大通闸以东,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原名“籍东闸”。初为木闸,分上、下两座,元贞元年(1295)易名为“庆丰”,至顺元年(1330)改为石闸。又因是明代通惠河上5个闸中的第二个,俗称“二闸”。
明嘉靖年间重修通惠河时,废弃下闸。20世纪90年代中期修复的庆丰闸遗址,其实是元代的上闸。庆丰闸位于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首段,是重要的一处通航船闸,“以时蓄泄,因水转漕,船舻相衔,功莫大焉”。
然而庆丰闸的驰名,并不是因其船闸的功用,而是在于作为一处游憩胜地,自明延续至清。
庆丰闸附近风景秀丽,沿河树木葱茏,古柳成荫,芦苇婆娑,一片诗情画意。大运河的漕运,更使这里成了一方繁华之地。庆丰闸码头附近,南北两岸酒楼、茶肆、旅店、商铺等辐辏成市。闸北有望海楼、龙王庙;闸南有望东楼,亭台苑囿。“最是望东楼上好,桅樯烟雨似江南。”小贩脚力云集,人员稠密,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一片世间烟火。游人在闸边远眺,碧波映舟,酒幡飞扬,定会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普通百姓喜欢到庆丰闸附近或踏青,或消夏,或一睹运粮大船。富豪常在河中置画舫,于东便门外包一大船,从城内饭庄叫来酒菜,由东便门缓行至庆丰闸,猜拳行令,青帘歌曲,颇有秦淮之感。士人也喜爱在庆丰闸畔泛舟、列坐水旁置杯流觞。
庆丰闸有一个令时人叹奇之处——“大水势”。庆丰闸下水深数仞,水势云诡波谲,不仅飞珠泻玉,甚至声如雷鸣。一到盛夏,便有很多人来这里观水。翁同龢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丰岛海战爆发的前一日早晨,出东便门乘船至庆丰闸看水,并在日记中写道:“徜徉野店看闸,水声如雷。”
借着人潮与水势,这里还出现了一种找铜钱的游戏。游人从岸上或船上掷下钱物,有附近的居民蹿入急流,从水中取回原物,以博得赏资。做这一生计的多为10岁左右的儿童,被人称为“水螂(láng)子”,都有一身潜水的绝技。沈从文在《游二闸》一文中写道:下雨时,庆丰闸下的水瀑更大,来观看的人更多,做各种娱乐技艺的人也能多赚些钱。他在这里游玩时,被一个孩子请求掷钱,刚一投出,便有一个猴儿精的小子用口衔着了。又掷了一钱,四五个孩子钻进瀑下,即刻又找了出来。
到了冬天,庆丰闸处有种冰戏的娱乐。每至河水结冰后,拉冰床的活动便活跃起来。冰床长五六尺,宽三四尺,用木材做成,下面装有铁条。床上可坐三四人,一人跑起来用绳子拉动冰床,乘客享受在冰上滑行的乐趣,活动成为老北京人最喜爱的冬季娱乐项目之一。
光绪年间,漕运终止。民国初年,庆丰闸以东仍有船只往来。1927年9月,沈从文游览至此时,找铜钱的游戏还在,但四处已经没有了从前的繁华,逐渐萧条。
2009年,北京市在庆丰闸旧址基础上兴建了庆丰公园,作为通惠河滨河水文化景观带的组成部分。公园以“帆”“船”为主要元素,展示了运河历史和民俗风情,成为京城的一处休闲怀古之地。
文章引自:《北京大运河故事》,北京出版社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