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保护管理

用音乐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全国首届 “大运河音乐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扬开幕

来源:交汇点
 

     11月9日,2019中国扬州“大运河音乐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长三角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在扬州开幕,作为国内首届以“大运河音乐文化”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运河音乐文化进行微观与宏观、个案与理论相结合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推进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加强对地方性音乐研究、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交流和探讨,为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提供学术成果交流与工作经验分享的平台。

2014年,扬州牵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令一个线性活态的巨型文化遗产为世界瞩目,而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为此,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音乐文化是我们的使命与担当。作为本次活动主办方,扬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亚平说:“本次举办学术研讨会和论坛,正是为了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千年运河’的音乐文化品牌,该校也会充分利用好各种学术资源结合扬州当地音乐文化特色,为大运河音乐文化的源远流长做出应有贡献。”

“这次会议以‘大运河音乐文化’为主题,对此我有很大的期待,因为我对大运河文化并不陌生。”来自韩国首尔中央大学的徐海准教授主要研究中韩两国历史上的音乐文化交流,他表示,中韩同属儒家文化圈,自古以来就有着不间断的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明朝时期,朝鲜人崔溥对京杭运河及其沿岸城市的风土人情作了细致的观察,回朝鲜后,他便将所见所闻记录在《漂海录》一书中。“这部文献在中国和韩国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也让更多的韩国人了解了大运河文化。”

“音乐刻写时代,反映生活,音乐无所不包。”此次活动的开幕式音乐会上,由扬州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张美林担纲演唱的《一条梦中的河》作为压轴曲目,雄浑高亢,让人不禁感受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波澜壮阔。“扬州音乐文化集南方之秀与北方之雄,贯通南北、承上启下,而此次研讨会及创新论坛的召开,有利于将大运河南北纵向的音乐文化脉络从史和论的角度重新理顺,对于填补研究空白,形成对大运河音乐文化在广度和厚度的系统化、整体化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张美林说。

  据悉,本次研讨会将在扬州古运河三湾段举行主论坛,在扬州大学音乐学院美学堂、会议室、鸣乐厅同时进行运河音乐文化(江浙沪研究)、运河音乐文化与地方性音乐认同研究、院长与研究生论坛三场分论坛,研讨会成员为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八十余名专家学者,参会院校有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共接收论坛投稿100余篇。

 

Copyright © 2023 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2042802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