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运河传真

歌咏长河——重走申遗路丨江南运河:串珠成链 古韵新貌 江南文化焕生机

来源:扬帆

“歌咏长河——重走申遗路”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继续带您行进式探访运河城市,讲述运河故事。开凿于先秦时期的江南运河,纵贯太湖流域,连接长江和钱塘江干流,是大运河中形成最早、自然条件最好、连续运用时间最长的河段,见证了江南的千载繁华。今天,新闻报道组继续沿运河北上,带您走近江南运河的水上五颗城市明珠。 

申遗.jpg

在浙江省湖州市,江南运河的湖州南浔段,运河之上航船往来川流不息。目前这条运河仍然发挥着它的航运功能,与此同时,运河沿岸的南浔古镇也正在通过特色景区的打造,来向公众传递更多的大运河文化。 

申遗(1).jpg

从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含山风景区出发,报道组沿大运河溯流而上饱览沿岸风光,感受湖笔小镇非遗文化,顺着水流很快抵达了世界文化遗产地南浔古镇历史文化街区。乘船在街区水道中穿梭,可以看到两岸民居林立、十步一桥,“一湾碧水枕千家”的江南水乡扑面而来。近年来,南浔古镇为深化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在实施截污纳管河道清淤工程、景区免费开放的同时,推进浙江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落地,通过诗词主题餐厅、全息3D投影技术、诗意南浔·中秋奇妙夜活动等,展现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年游客接待量达1235万人。

申遗(2).jpg

同样以大运河为媒加紧推进诗路文化带建设的还有浙江嘉兴。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嘉兴共有5段遗产河道及长虹桥、长安闸两处遗产点成为世界遗产。在芦席汇历史文化街区,报道组走进了大运河数字诗路e站南湖体验中心。

申遗(7).jpg

嘉兴市大运河遗产监测中心副主任张谦介绍,主要通过数字化手段结合嘉兴市的运河历史文化背景,给游客打造一个交互式体验的空间,然后在国保单位文生修道院内设立了嘉兴大运河文化展示馆,嘉兴子城遗址公园跟嘉兴天主堂结合在一起,作为嘉兴市中心的城市客厅,作为免费开放的,向市民提供了解嘉兴历史的空间。

 申遗(8).jpg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大运河被各色灯彩点亮,江南运河沿线城市又呈现出了另一番景象。在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游客们夜游街巷,走进茶馆品茶、听曲,感受吴侬软语和地方非遗文化。

申遗(12).jpg

游客万通华认为,这里文化氛围浓厚,名人名仕非常多,历史文物保存得好,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做了很大的努力。

申遗(13).jpg

去年,苏州以世界文化遗产点宝带桥为中心,建成了宝带桥——澹台湖核心展示园,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桥映月、醉月长堤等景点中,市民游客可以品味运河与江南文化、文物古迹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之美。

申遗(16).jpg

苏州市吴中区文保所工作人员府鑫石介绍,一方面围绕宝带桥的遗产展示做了文化墙、文化长廊,其次对公园进行改造,适应老百姓健身需求,另外就是它的科技元素,对周边的运河水通过类似海绵净化,可以改造为生活用水。

申遗(18).jpg

在有着“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美誉的江南运河无锡段,一条运河将两岸文物遗迹串珠成链。从南长街码头乘船出发,顺着水流一路向清名桥驶去,沿途分布着众多名人故居、工商业遗址博物馆,当地在整治运河风貌的同时融入了许多互动体验元素,让遗产活化利用的魅力得以彰显。

申遗(19).jpg

无锡市梁溪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张轶秋表示,把所有的古建筑和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比如窑群遗址博物馆在活化利用过程当中,就利用窑群这样一个特有的建筑和饭店结合起来,让大家在吃饭用餐的过程当中体验古窑文化。

申遗(21).jpg

江南运河之水流进江苏常州段,从古运河到青果巷再到旧工厂,当地将遗产、文化与产业、民生有效串联,通过打造“运河文化长廊,百年工业遗韵”,助推“工业锈带”转型为“生活秀带”。在民国时期爱国实业家刘国钧创办的大成三厂旧址,记者目睹了工业遗产与博物馆、研学旅游等功能的融合。

申遗(26).jpg

常州市纺织博物馆馆务助理陆静娴介绍,依河创业、依桥兴业,刘国钧的整个创业和发展史都是依靠大运河和常州的几座有名的桥而发展起来的,他们将其中的一栋纺织车间改成了常州纺织博物馆,普及一些纺织相关的历史。

申遗(28).jpg




Copyright © 2023 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2042802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