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韵河天地 >> 运河文化

深度研究|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文化 焕发窑湾千年古镇风华

来源:大运河文化研究
 

内容摘要: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镇窑湾,历来重视运河沿岸生态、环境、文化保护与修复,先后聘请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完成《江苏窑湾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江苏窑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保护性开发规划,自2009年以来,先后对两条古商业街的明清建筑进行修缮。修复古建筑1600多间,改造建成4大旅游文化景区。同时打造长度约2.9公里,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的运河文化生态园,集漕运展示、民生民俗、生态湿地三个区域26个景点的旅游观光休闲区域。还对辖区内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进行重点挖掘与保护,编辑、出版一批系列保护书籍。围绕创建5A级旅游景区,窑湾镇正在规划、实施一批新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保护重点工程,“运河商都”、“苏北小上海”——窑湾,这座千年古镇必将焕发出新的风采。

关键词:生态环境文化保护修复窑湾镇


一、窑湾段大运河的历史价值及重要意义


江苏是中国大运河的起源地,是河道路线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的省份。新沂市境域的窑湾段大运河始凿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工部右侍郎李化龙总理河道,开泇通运。后经过多次改道、疏浚、拓宽、引沂济运等水利工程,上接齐鲁,下连江淮,形成了今天完整的京杭大运河一部分。

窑湾段运河的开通,对保证京杭大运河畅通、漕粮北运及南北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水而兴的窑湾古镇,是兼融南北文化、东西文化、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既是粮、盐、土特产集散中心,又是各种美食、医药、宗教活动的汇聚之处,因此成为苏北鲁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清末民初,异域商人、天主教、耶稣教涌入窑湾,大量的运河文化、中西方文化在此交融交汇,流光溢彩,促进了窑湾古镇的繁荣兴盛。

解放后,党和政府号召广大人民历经多次对大运河疏浚、拓宽、改道、复堤,致今日盛大规模。被有关专家及学者称作为“黄金水道金三角”。2006年5月,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窑湾段大运河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与保护


本世纪初,窑湾段大运河出现污水排放、围栏养鱼、滥采黄沙、岸边私搭乱建等违法违规现象,大运河污染成灾,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009年以来,当地政府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大局、长远规划,倾力整治,把保护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域旅游等诸方面中去。力争把大运河窑湾段打造成为蓝天碧水、舒适宜人的美好家园。

新沂市重拳出击,多次组织公安、海事、国土、河道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分子。并责成规划、城管、拆迁等部门对河面、驳岸进行拉网式清障。新沂水上警察大队、海事处全天候、全方位负责大运河安全保卫、环境保护工作。2018年底,持续20多年的大运河环境污染痼疾彻底治愈。如今,岸带修复、植被恢复、河面碧波荡漾,水体生态净化陆续展开。岸边绿化、亮化等美化工程逐步实施。


三、窑湾古镇的修复、保护、传承与利用


窑湾,具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镇,美丽富饶。北枕陇海铁路,南渺宿迁,东临骆马湖,西傍大运河。历来享有“运河商都,苏北小上海”之美誉。是因大运河而兴的典型代表古镇之一。

近年来,新沂骆马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根据习总书记、省、市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指示精神,不等不靠,迅速行动,主动作为,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做好对窑湾古镇的修复、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1、硬件项目工程建设,坚持以高标准、高起点规划设计,先后聘请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单位完成《江苏窑湾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江苏窑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保护性开发规划。自2009年以来,先后对两条古商业街的明清建筑进行修缮,修复古建筑1600多间、面积3.2万平方米,完成两条古街的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修复南哨门码头和牌坊、修建景观桥5座;完成吴家大院、赵信隆酱园店、东典当、窑湾典当博物馆、窑湾民俗史话馆、大清窑湾邮局、窑湾美术馆、南哨门、界牌楼、北门锁钥、山西会馆、江西会馆、天主教堂、龙舟驿、船菜馆、三晋别院、苏镇扬会馆、商都酒店等历史建筑的遗存修建工程;新建生态式停车场1.8万平方米,星级厕所10个,完成了景区内绿化、景点介绍牌、道路指示牌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窑湾古镇已形成西大街、南大街、运河大堤、中心河四大景区。

2、运河文化生态园,骆马湖公司倾尽全力,于窑湾镇区大运河之滨,利用运河文化和古镇文化有机融合,打造长度约2.9公里,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的运河文化生态园,集漕运展示、民生民俗、生态湿地三个区域26个景点的旅游观光休闲区域。徜徉在鸟语花香的林荫小道,或聆听着河面上的汽笛声声,或欣赏着爽心悦目的蓝天碧水,如同进入世外桃源,令你心旷神怡。

3、运河文化船舶园,明末清初大运河开通后,窑湾迅速成为漕运重要码头。进而发展为方圆百里货物集散中心,商贸重镇。而今,为展现大运河黄金水道窑湾段当年漕运、商运、邮船、捕鱼等漕艘停泊、百舸争流的繁荣景象。尤其船舶修造是古镇一个优势产业。新沂骆马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邀请有关专家多次论证,科学规划,打造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船舶园。目前,该船舶园位于窑湾古镇景区西南隅,大运河东岸。占地面积13000余平方米。总体打造为船舶展示、船舶修造、水岸码头三大展区,布展内容以船和运河文化为主题。通过实物展示、场景雕塑等手法弘扬窑湾古镇船舶深厚的历史和京杭大运河灿烂文化。

4、文化挖掘与保护,为了便于开展工作,骆马湖公司专门成立“文化文物部”,并且邀请周边地区及本土文史研究专家及学者,对徐州段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文化遗产挖掘梳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承等工作。挖掘整理商贸、战争、饮食、建筑、宗教、历史人物、红色文化、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等文史材料大约二十五万字,搜集图片近百张,征集碑刻四十余通,探寻运河船闸、古码头、古渡口、古桥、故道、窑湾粮行、盐行、鸡蛋厂、洋行、哨楼、过街门等历史遗存、遗迹三十余处。并且加以保护。挖掘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给新沂市委、市政府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及窑湾古镇的修复、保护、传承、利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已经出版《运河商都,水韵窑湾》、《运河畔上窑湾人》、《古镇窑湾》、《窑湾往事》等书籍。目前,《窑湾纪略》、《骆马湖的前世与今生》、《流经窑湾的大运河》三部作品即将问世。提升了窑湾古镇的历史文化魅力。

5、窑湾非遗传承与利用,窑湾绿豆烧酒,2007年,成功入选为徐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代表性传承人闫志公、颜熙广;

2016年2月,再次成功入选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窑湾甜油,2013年1月,成功入选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代表性传承人章华、颜敬仁;

婉凝面塑,2015年3月,成功入选徐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代表性传承人邹爽。

新沂柳琴戏

2007年,徐州柳琴戏被江苏省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4年,新沂柳琴戏被列入扩展项目,新沂市柳琴剧团的于志学、叶志军、黄莉、吴海燕等演员被命名为徐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2008年5月,曹氏香包专卖店被评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习基地。2014年4月在窑湾开有分店。

2009年6月,邳州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成功入选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王如坤。2013年2月在窑湾开有分店。

目前,窑湾绿豆烧酒年设计生产量12000吨,甜油3000吨,创利1800万元。桂花云片糕、面塑、糖画、香包、蓝印花布、手工丝毯等非物质文化产品,销售良好。

6、协助新沂市委宣传部,成功举办“大学生音乐节”、徐州文博会窑湾分会场、泼水节等活动。民俗文化传统戏曲共演出1200余场次,创新、创作小品、小戏《放歌新时代 唱响大运河》、《新沂明天更辉煌》、《十八里相送》、《姜太公卖面》、《武松打虎》等剧目。

7、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窑湾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诞生了宿北第一党支部,打响了淮海战役第一枪,举世闻名的“十人桥”,东陇海线上的联络枢纽——新四军窑湾联络站,八路军、新四军南下北上……革命志士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歌,留下了大量的战斗旧址、革命遗物、英雄事迹、革命歌曲、文学作品等红色文化遗产。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激励国人的爱党、爱国情怀,开展红色旅游,骆马湖公司在西大街开办“淮海战役  窑湾战斗”纪念馆。聘请南京大颂设计公司和新沂东陇海文化产业集团全面负责该馆规划设计及布展实施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地向前推进。预计十月一日开馆,依此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新四军窑湾联络站修缮方案及经费预算目前正在审批中,修缮、布展后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游客开放。另公司聘请专业编导作指导,配合演艺班演艺人员,实景剧“十人桥”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中心广场LED大屏幕全天候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图片、视频、音频等。弘扬窑湾古镇红色文化氛围浓厚。

8、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窑湾古镇,骆马湖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聘请山东台儿庄资深专家团队来窑湾古镇进行研学资源实地考察,配合我公司相关人员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秉承“知识性、体验性、趣味性、启发性、科学性”的设计理念,结合本土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商贸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多种研学资源,为国内外中小学生策划了一系列知识性强、体验度高的研学旅行体验项目,为莘莘学子践行立德树人铺就成功之路。目前《窑湾研学游》手册编辑、校正工作已完成,印刷、出版指日可待;研学地点、实验器材等事宜正在规划、筹备中。


四、稳步推进重点工程项目,促进古镇生态环境文化上水平


窑湾古镇因大运河而兴,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开发全域旅游、振兴窑湾经济,建好大运河文化核心展示园(徐州段),真正把窑湾古镇打造成为运河畔上一张闪亮名片,加快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进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促进古镇生态环境和文化全面上水平、上台阶。 

1、窑湾古镇历史建筑群的修复、保护工程

①、民俗文化商业街,公司自2014年始,聘请江苏省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窑湾古镇民俗文化商业街建筑工程设计》规划的编制。同年春破土动工,总用地面积为25254.25平方米,建筑面积18320平方米,2018年底项目工程基本竣工,现正在进行水、电及线网铺设,预计2019年底完工。

②、去年夏,大东门、西门及大东门停车场、游客中心、商业街地块完成拆迁、征地工作。依托古镇特色文化,历史元素,打造具有特色的购物设施。现着手做好规划、设计的编制工作。

2、环境整治

2018年初,骆马湖公司协助新沂市水利局工程队对镇区内后河、环城河拓宽、清淤的水系治理,年终完成长1800米,宽40米,工程土方14万方河道施工工程。并且聘请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新沂窑湾古镇后河景观改造》规划的编制工作。对后河环境整治、绿化、亮化等工程进行了科学的规划、设计。目前,沿河两岸千枝百展、万紫千红,成为一片花的海洋。令你耳目一新,心旷神怡。

3、水上旅游项目

窑湾因水而生,以水唯美,骆马湖公司,依靠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将开发水上观光旅游项目:休闲度假、健康疗养、水上娱乐、生态观光。

①、内河水上观光旅游:古镇后河、护城河水系疏浚及景观打造,画舫游船实现景区内循环线路,打造水上游览古镇。

②、运河—骆马湖水上观光旅游项目:自古镇南码头始,途经二湾口,沿老骆北航线,途经渔歌岛、橄榄岛、李圩岛等岛屿,至东岸大墩码头,航程约20公里,时间约80分钟,沿途欣赏原生态大运河、骆马湖湖光水色。2018年8、9月份,先后聘请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沐航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窑湾骆马湖水上旅游航线工程设计》、《窑湾骆马湖水上旅游航线通航安全影响论证》的规划编制。完成了前期窑湾骆马湖水上旅游航线规划、设计、通航安全论证等工作,后期申请海事处,办理营业执照、采购游船等工作正在有序地向前推进。

③、白鹭岛生态湿地园,白鹭岛位于骆马湖东岸大墩附近,属大刀湾湿地保护区,这里栖息白鹭、灰鹭、黑脸琵鹭、黄嘴白鹭、黑尾鸥、黑尾鸭等三万多只、20多种鸟类,大多是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鹭岛垂柳婀娜,芦苇丛生,绿荫覆盖,万鸟飞翔,场面壮观,成为骆马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该工程规划设计范围面积约为142公顷(2130亩),保护区范围面积约为272公顷(4080亩)。该项目将打造白鹭园特有的湿地生态环境,打造鹭鸟观赏、湿地休闲旅游的湿地文化体验区。目前白鹭园一期项目的规划调整和施工图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立项、环保批复均已完成。工程的招标、施工等工作正在筹备中。

4、旅游服务设施

  ①异域风情街:窑湾古镇异域风情街是一条承载百年开埠通商的历史街区,异域风情街项目的建设将为游客提供一个体验异国美食餐饮、观光、娱乐、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场所。

②大型实景多幕剧——《运河千古情》,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符号展示大运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发挥好历史文化的记忆功能和对未来的启迪引领作用。

③柳琴戏非遗展示馆,为彰显柳琴戏文化的无限艺术魅力,提升窑湾古镇的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骆马湖公司利用“元升”典当铺现有部分房屋,打造集展陈、收藏、研究、教育、演出于一体,一馆多区、形态各异、内容多元等综合性体验展示馆。

 

参考文献:

王健等著《江苏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Copyright © 2023 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2042802号
Copyright © 2023 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2042802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