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础信息 >> 运河档案
发布时间:
05
2009-08

建筑瑰宝:福建土楼

来源:百度百科
 

遗产简介
  “福建土楼”包括福建省永定县的高北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初溪土楼群和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和贵楼、怀远楼,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不单是最常见的圆形土楼,还包括了方形土楼、交椅形土楼等,覆盖了完整的土楼群建筑样式。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20世纪80年代,福建漳州市南靖县、龙岩市永定县的土楼被美国人误以为是蘑菇状的核武设备,殊不知这独一无二、从宋元时期就已经产出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早在第一枚原子弹蘑菇云腾云驾雾之前,就已经在闽西南一块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矗立了数个世纪了。
  中国“福建土楼”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土楼的布局
  永定客家土楼布局合理,与黄河流域的古代民居建筑极为相似 从外部环境来看,注重选择向阳避风、临水近路的地方作为楼址,以利于生活、生产。楼址大多坐北朝南,左有流水,右有道路,前有池塘,后有丘陵;楼址忌逆势,忌坐南朝北,忌前高后低,忌正对山坑(以免冲射);楼址后山较高,则楼建得高一些或离山稍远一些,既可避风防潮,又能使楼、山配置和谐。既依据上述3个方面选择楼址,又善于利用斜坡、台地等特殊地段构筑形式多样的土楼,乃至发展为参差错落、层次分明、蔚为壮观、颇具山区建筑特色的土楼群,有如永定古竹、初溪土楼群。 这些讲究,无疑与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都有密切关系,换言之,与中原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
  从土楼建筑本身来看,永定客家土楼的布局绝大多数具备以下3个特点:
  (1)中轴线鲜明,殿堂式围屋、五凤楼、府第式方楼、方形楼等尤为突出。厅堂、主楼、大门都建在中轴线上,横屋和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圆楼亦相同,大门、中心大厅、后厅都置于中轴线上。
  (2)以厅堂为核心。楼楼有厅堂,且有主厅。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即使是圆楼,主厅的位置亦十分突出。
  (3)廊道贯通全楼,可谓四通八达。但类似集庆楼这样的小单元式、各户自成一体、互不相通的土楼在永定乃至客家地区为数极个别。

精彩看点



  南靖县最为精美的是田螺坑土楼群。站在南山区的半山腰上,可见四座圆楼依山而下拱簇着一座方楼,层层土墙与层层梯田遥相呼应,奇异秀丽。而南靖最高土楼“和贵楼”虽建于沼泽地,至今却仍巍然不动;精美的怀远楼目前墙体光滑无脱落,夯土配方与夯筑技艺极为高超,室内雕梁画栋,充满古雅书香气息。
  永定县最有名的是振城楼。振城楼有“土楼王子”、“最富丽堂皇的圆楼”之称,由内外两环楼构成,完全按《易经》的“八卦图”布局建造,卦与卦之间筑青砖防火隔墙,隔墙中开设拱门,关门自成院落,互不干扰,开门则全楼相通,连成整体。而且,振城楼砖木结构并仿西洋式装修的内环楼,以别于架梁式土木结构的外环楼,这种“外土内洋”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在土楼中非常罕见。
  除高超的建筑技艺外,土楼的建筑者对于土楼的选址也非常考究。土楼的环境大都优雅清静,推开窗户,苍翠欲滴的林木逐一入目,而花果飘香的飘香更是不绝于鼻,可谓步步为景。

申遗过程
  ——以“大地土楼群”为例



  世界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发展历程中积累的世界公认的具有突出价值的不可替代的文化古迹。分为文物、建筑群和遗址三类。华安大地土楼群申报世界遗产,属于文化遗产类。
  大地土楼群(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是中国民居建筑的一块瑰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事关国家民族利益、事关华安未来发展的大事;对于保护华安历史文化,提高华安的国内外知名度,促进华安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991年3月,华安大地土楼群中的二宜楼被列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二宜楼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10月,华安县委、县政府正式启动“华安大地土楼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2006年5月,南阳楼被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福建土楼(包括华安大地土楼群)作为2008年代表中国向联合国递交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英文申报文本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格接收。2007年8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对华安大地土楼群进行现场评估考察。
  2008年7月6日,作为福建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安大地土楼群将在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接受表决

Copyright © 2023 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2042802号
XML地图